- ·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版面费[11/04]
- ·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投[11/04]
为国家三次转变研究方向(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他还大力倡导九所学术交流和开办研究生教育,解决核武器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稳定问题,为研究所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周毓麟和冯康一起推动
他还大力倡导九所学术交流和开办研究生教育,解决核武器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稳定问题,为研究所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周毓麟和冯康一起推动建立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并担任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等职,促进了国内计算数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周毓麟曾三次转变研究方向,每一次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为学习对国家更有用的微分方程,他放弃了已小有成就的拓扑学研究;1960年,当国家征调他去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自己一手开创的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与教学中心;当国家改革开放后,他又回到基础研究领域,着力以理论研究提升应用研究。周毓麟驰骋在一个相当广阔的领域:拓扑学、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等。他的学术特点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区别于同期其他数学家,他是国内少有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都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家。
周毓麟的一生,对成就和荣誉都抱有一种特别的冷静。他推崇诚恳地工作、诚实地生活,从不以专业领域的大师自居,更没有门派之见。他从不禁锢自己的脚步和眼光,九十高龄还依然关注我国的核武器数值模拟,关注计算数学学科发展。
2021年3月2日,周毓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人们告别这位富于传奇色彩的数学家时,总会想起他对自己数学人生的回顾:
“数学源于实际,数学研究应基于实际,并提升为数学方法和理论,回归指导实际。”
“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7日?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网址: http://www.yyfhfx.cn/zonghexinwen/2022/0125/405.html